信泰人寿在保险历史上可谓低调且传奇,多年来遭遇的是非不少,经过多方介入,阶段性渐入正轨。不过,从公开的资料可以看出,该公司内部的调整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2025年5月18日,可以说是信泰人寿正式成立18年,不过,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公司较为低调,或许没有鲜花与掌声,也没有激动人心的承诺,而正在通过补充人力和集体审议寻找下一步的突破点。从近期的多方面进展可见一斑。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发布批复,核准王君波信泰人寿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5月16日,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发布批复,核准谢亮锋信泰人寿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5月22日,信泰人寿公布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关于选举谢亮锋为第四届董事会执行董事的议案》和《关于设立信泰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议案》。
从调整来看,近期信泰人寿对于人事调整和资管强化格外重视。要说明的是,目前信泰人寿还没有名正言顺的董事长与总经理,这些实质性的进展都在股东及董事会的推动下进行。
人事变阵
信泰人寿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多项议案,其中就包括设立信泰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选举谢亮锋为第四届董事会执行董事。
就在召开本次临时股东大会一周前,谢亮锋“空降”信泰人寿出任副总经理。对于谢亮锋的这次任职,监管也提出要求,信泰人寿要督促谢亮锋持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风险合规意识,熟悉任职岗位职责,忠实勤勉履职。
资料显示,谢亮锋职业轨迹主要集中在杭州市国资委控股企业体系内,他曾担任杭州交投物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及董事等职务,同时,他还曾任职于宁波敦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且在杭州同旭科技、杭州金投实业等多家国资背景企业担任过高管。信泰人寿官方介绍,谢亮锋现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具体分管投资管理、战略企划、银保业务等工作。
除了谢亮锋“空降”,另一位目前在管理团队中排位第一的王君波于去年成为信泰人寿执行董事。关于王君波,信泰人寿官方介绍,现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执行董事,具体分管组织人事、党群工团、财务管理等工作。
除此之外,信泰人寿的另外四位高管多年来较为稳定,分别是副总经理李晨和林彦百,总精算师余跃年,合规负责人张静波,其中李晨分管产品精算、养老金融等工作,林彦百分管风险管理、资产保全等工作。
与高管团队相比,信泰人寿的中层部门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今年4月份,有关媒体报道称,信泰人寿管理层涉及16人职位发生变化,其中,9人卸任,7人职务变更。免职的多为业务部门负责人,而调整的多为后援部门负责人。
“将帅”尚空
尽管信泰人寿的中高层正在密集调整,但其最核心的职务目前还缺位,包括董事长和总经理。在2022年二季度,时任总经理的谭宁升任为信泰人寿董事长之后,总经理一职就出现空缺,一直到现在。
2024年7月12日,信泰人寿召开股东大会选举,并经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核准任职资格后,任命吴斌、王君波、楚静、苑莉、翁国民、郭金龙、刘贤斐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原第三届董事会董事谭宁等人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在这些董事中,翁国民、郭金龙、刘贤斐均为独立董事,而吴斌、王君波均为执行董事,来自大股东物产中大一方,楚静来自股东存款保险基金,苑莉来自中国保险保障基金。目前,包括谢亮锋在内,信泰人寿出现三位执行董事。
未来,吴斌有望成为信泰人寿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谢亮锋能否顺利“转正”也值得关注。
资管发力
信泰人寿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要设立信泰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据悉,随着浙江国资的进入,筹建资管平台就一直在进行,且有媒体报道称,谢亮锋被委以重任,担任投资端负责人,并牵头筹建信泰人寿旗下的保险资管平台。
资管率先寻求突破,对于一家资产负债联动的机构而言,并不难理解。在经济下行、资产荒的背景下,负债端的压力势必传导到资产端,尤其前几年在较高预定利率下销售的人身险产品正在经受考验。
据悉,自2023年起,信泰人寿的年报就进入了停更状态,从现有的公开数据来看,并不能全面了解到信泰人寿的经营状况。
不过,从保险业务收入来看,信泰人寿整体来看还算平稳。例如,2022—2024年,信泰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483.4亿元、535.9亿元、529.9亿元,业务规模增速分别为-1.3%、10.9%、-1.1%。截至2025年一季度,其保险业务收入为227.4亿元,同比下降4.9%。
值得一提的是,信泰人寿还面临一些兑付压力。其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信泰人寿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为-69.15亿元,万能账户业务净现金流为-8.52亿元,这一数据在2024年年底时分别为-45.31亿元和-75.83亿元,2023年时分别为-21.07亿元和-15.05亿元。
回看信泰人寿2019年、2020年的年报不难发现,分红险与万能险业务曾是其保费收入来源大户,在当年预定利率下销售的产品,在目前投资环境下面临着满期给付的压力。例如,信泰人寿的如意红A款两全保险(分红型)在2019年实现保费收入47亿元,2020年保费收入216.4亿元,而这款产品的保险期间为5年;2019年,信泰金富贵两全保险(万能型)保户投资款达58.7亿元,信泰稳得利两全保险(万能型)达21.5亿元,且这些产品的保险期间也是5年。也就是说,这几款产品应当在去年和今年兑付完成。
上述较高利率下的产品面临的考验,将成为行业普通的阵痛。这对保险公司的资产端的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站在这一角度来看,信泰人寿寻求设立专业的资管公司,或许在于进一步提升投资水平,缓解历史业务所带来的压力。
今年,信泰人寿迎来18岁,所有的变数都将成为该公司的“成人礼”。就在年初,大股东物产中大为信泰人寿描绘了新战略,即信泰人寿将秉持“信守万家,泰护一生”的使命,“与时代共同进步,与客户共创价值,与渠道共谋发展,与员工共享成长”的价值观,践行“一朝结缘,一生守信”的品牌主张,实施渠道改革、客户经营、产品转型、康养生态、机构发展、投资提升等六大策略,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一流保险综合服务提供商。
在美好的蓝图后面,首先需要的是稳定,人员的稳定、业务的稳定,以及投资能力的提升、风控能力的提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保新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